江阴集聚“新”力量探路“未来”
更新时间: 2024-12-12 08:58:47
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为未来蓄力蓄势。日前,《江阴市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基于江阴的产业基础,从先进技术赋能、平台载体筑基、新兴主体荟聚、高端人才领雁等多方面着手,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探路“未来”,江阴“新”力量正加速集聚。
产业根基深厚、科研人才聚集、资本市场活跃——这些都是江阴发展未来产业的先天优势。变优势为胜势,江阴抢先一步前瞻布局,根据《实施意见》,我市将重点培育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未来能源、空天技术、人工智能制造等5个创新基础较好、成长较快的未来产业;跟踪量子科技、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元宇宙、深地深海、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一批力量尚在集聚、远期潜力巨大的未来产业。“围绕这些产业方向,我们全力打造了一批以南理工创新港、武汉大学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精密光电研发中心等为代表的研发平台,以氢能源产业园、微电子产业园、121未来产业园等为代表的特色园区。”市发改委政策研发科科长徐卫军透露,我市正在加快筹建以空天基金、未来能源基金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创投基金,为未来产业发展打造最优的生态环境,抢抓新一轮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新”力量的集聚,意味着新的方向、新的机制。江阴高新区瞄准空天产业发展,引入魔方卫星项目,规划建设年产50颗卫星的一体化生产基地,构建低成本商业卫星批量化生产线。该项目的成功落地,离不开江阴滨江澄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费凯及其团队的努力。就在上个月,费凯又从珠海航展上带回了好消息。“在航展上我们接洽了好几个有落地需求的空天项目,围绕整星的关键零部件和AI计算,都是与魔方卫星项目相配套的。”在费凯看来,由传统优势产业衍生的产业链和创新要素无疑为未来产业的创新萌发提供了先天“养料”,而精准的科技金融服务,将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目前,高新区已成立空天产业专项专班,并围绕魔方卫星项目设立了江阴空天一号基金。费凯透露,年内还计划设立一支总规模10亿元的空天基金,通过30%的资金撬动,使更多资金、项目向高新区集聚。
“新”力量的集聚,意味着新的技术、新的项目。深耕生物医药产业,江苏佰澳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近年来,该公司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已共同建立多个工作站和研究研发中心,基于日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了益生菌国产化,在部分领域甚至“超车”国外同行。目前,公司总投资3.2亿元的二期工程“益生菌胶囊及功能性益生菌制剂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项目已完成主体封顶,预计将在2025年建成,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6%到8%。”“菌株库共有2000多株菌株,商业化菌株超过100株。”“主打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8%。”在该公司董事长马凯的介绍中,一串串上扬的数据展现出企业澎湃的向“新”力。
探路“未来”,“新”力量蓄势待发。根据《实施意见》,到2030年,江阴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完善,计划建成5个未来产业特色园区,打造5个左右融合应用场景,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成果,未来产业规模将达到800亿元。